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早产儿生时发育不成熟以及孕母亲围产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早产儿出生后存在疾病问题、营养和喂养等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是神经系统后遗症成为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国家卫生健委高度重视,于 2017 年印发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该工作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专业委员会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了“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旨在重视早产儿院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出院后同质化随访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一、基本概念(一)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 V37 周的所有活产新生儿。(二)早产儿按危险程度分类:1•低危早产儿:即胎龄 234 周且出生体重$2000g,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并发症及出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2•高危早产儿:即胎龄 V34 周或出生体重 V2000g,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情况异常的早产儿。(三)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 40 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 2 岁,小于 28 周早产儿可校正至 3 岁。(四)早产儿追赶生长:生理情况下,婴儿在既定轨道上生长,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 25 百分位 P〜P、小于胎龄早产 2550儿〉P 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10期是生后第 1 年,尤其是前 6 个月。第 1 年是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如出院后喂养得当、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摄人、无严重疾病因素影响,大多数适于胎龄的早产儿能在 1-2 年内追赶上同年龄的婴幼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