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章万卷,只为一颗小小诗心诗,志也。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对“诗”的向往与追求,已坚持了十六年有余,11月5日,“文心艺质琢玉成华”暨秦汉胡同千届公益课毕业汇演在上海戏剧学院欢喜进行。学员诵读《弟子规》经典诵读、圣贤情景剧、民乐合奏、京剧、昆曲、诗词飞花令等丰富多彩的节目,皆由胡同师生自编自演,近四百位家长和孩子见证此次诗情洋溢的演出。诗心本有从先秦至唐宋以致元明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诗词约三十多万首。每天读五首诗,想要读完也要读上个六万天。再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热爱用诗来表达自己了。只是在越来越快捷与功利的社会环境下,那颗原本柔软的诗心日渐蒙尘让诗性回归,从会做一撇一捺的人开始。做人从《弟子规》的诵读开始,诵读从基本的“冠必正,纽必结”等日常生活细节做起,知行合一。初心依旧公益课,从2013到2017,从最初的《弟子规》逐步扩展至书法、国画、有戏,坚持千余届,教授上万名学员,只为一个小小初心:让诗性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秦汉胡同创始人王双强先生诚如秦汉胡同创始人所言,中国人的信仰是诗性的,我们是一个离不开纸张和诗的民族,国学教育要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便是培养孩子的诗意之心。开笔礼之朱砂启智开笔礼之击鼓明志上万名学员,每位学员学习前,都要进行这样的开笔礼仪式,以期让孩子们尊师重教、珍惜学习机会、树立远大志向。国学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每个典故,老师都会以情景剧的方式让大家表演出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宋濂借书》和《苦心劝父》便是两个例子。情景剧之《宋濂借书》学员以简短的故事演绎方式,将《弟子规·谨》“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的道理生动道来。情景剧之《苦心劝父》《弟子规·入则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看似空泛的说教,在两位小学员的表演中简单明了。书法与飞花令以“花”为引的飞花令,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员们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也让现场的家长们重温了一遍诗词之美。与此同时,后方的书法学员已经将这些诗句写成了一幅幅书法作品。琵琶合奏《瑶族舞曲》京剧《定军山》昆曲《长生殿·小宴》京剧《定军山》和昆曲《长生殿·小宴》,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小小年纪,戏服一着开口一嗓,有模有样,时光穿越般将观众带入到三国故事和唐时爱恨或铿锵或柔媚情境中,如身临电影。牵手未来诗心,始于做人,体现于格律诗与书法。给孩子一颗诗心,这注定是一个漫长却值得等待的扎马步过程。当看到孩子们可以写出格律诗,可以以我手写我心的时候,一切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诗书秦汉胡同小学员部分诗作叶嘉莹先生为诗集题字叶嘉莹先生为胡同诗集题字为让诗意的阳光照耀更多孩子的心,秦汉胡同将孩子们的诗集结成册,并邀请中国古典文化传灯人叶嘉莹先生题字“蹒跚集”。中国人的诗心从未远去,如同一粒埋在土壤中的种子,一点阳光、一缕春风、一场细雨,轻轻召唤,它便可抽芽生长蔚然成林。▲本次活动秦汉胡同文艺公社黄敬坤丨摄影秦汉胡同文艺公社姜居智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