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 痹 心 痛 胸 痹 心 痛 是 由 于 正 气 亏 虚 , 饮 食 、 情 志 、 寒 邪 等 所 引 起 的 以 痰 浊 、 瘀 血 、 气 滞 、 寒 凝痹 阻 心 脉 , 以 膻 中 或 左 胸 部 发 作 性 憋 闷 、 疼 痛 为 主 要 临 表 现 的 一 种 病 证 。 轻 者 偶 发 短 暂 轻微 的 胸 部 沉 闷 或 隐 痛 , 或 为 发 作 性 膻 中 或 左 胸 含 糊 不 清 的 不 适 感 ; 重 者 疼 痛 剧 烈 , 或 呈 压榨 样 绞 痛 。 常 伴 有 心 悸 , 气 短 , 呼 吸 不 畅 , 甚 至 喘 促 , 惊 恐 不 安 , 面 色 苍 白 , 冷 汗 自 出 等 。多 由 劳 累 、 饱 餐 、 寒 冷 及 情 绪 激 动 而 诱 发 , 亦 可 无 明 显 诱 因 或 安 静 时 发 病 。 胸 痹 心 痛 是 威 胁 中 老 年 人 生 命 健 康 的 重 要 心 系病 证 之一 , 随着现 代社会生 活方式及 饮食 结构的 改变, 发 病 有 逐渐增加的 趋势, 因 而 本病 越来越引 起 人 们的 重 视。 由 于 本病 表 现为 本虚 标实, 有 着复杂的 临 床表 现 及 病 理变化, 而 中 医药治疗从整体出 发 , 具有 综合作 用的 优势, 因 而 受到广泛的 关注。 “心 痛 , 病 名最早见于 马王堆古汉墓出 土的 《五十二病 方》。 “胸 痹 ”病 名最早见于《内经》, 对本病 的 病 因 、 一 般症状及 真心 痛 的 表 现 均有 记载。 《素问·藏气 法时 论》:“心 病 者 , 胸 中 痛 , 胁 支满, 胁 下痛 , 膺背肩胛间痛 , 两臂内痛 。 ”《灵枢·厥病 》:“真心 痛 , 手足青至 节, 心 痛 甚 , 旦发 夕死, 夕发 旦死。 “《金匮要 略, 胸 痹 心 痛 短 气 病 脉 证治》认为 心 痛 是 胸 痹 的 表 现 , “胸 痹 缓急”, 即心 痛 时 发 时 缓为 其特点, 其病 机以 阳微 阴弦为 主 , 以 辛温通阳或 温补阳气 为 治疗大法., 代表 方剂如瓜蒌薤白 半夏汤、 瓜蒌薤白 白酒汤及 人 参汤等 。 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 的 治法, 如元代危亦 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 痛 。 明 代王肯堂《证 治准绳, JC/痛 胃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