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联网门禁通讯协议 1 门禁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包通讯协议 1.1 数据包基本定义 网络界面器与下位机的应用层的通讯以数据包为单位,链路层的通讯需遵循 CAN 总线通讯协议。根据 CAN 协议以 CAN 帧为单位,一个数据包由一个至多 CAN 帧组成,目前定义一个数据包最多由 8 帧组成。 上下位机之间没有主、被动关系,各下位机也没有主、被动关系。网络中上位机及下位机均可竞争总线主动发出数据,数据包的接收者由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决定,数据传送的优先级由数据包中的优先级标志决定。 为提高总线效率,数据包根据传输的具体内容分为几类,又由于通常一次通讯过程由发送及应答两部分组成,因此数据包的通讯类型详见表 1 为适应 CAN 总线协议的帧格式特殊性,数据包基本通讯格式为: 优先级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数 据 MAC 3BIT 13BIT 13BIT 2BYTE 由于一个 CAN 帧的传输数据量有限,因此一个数据包中的数据部分可能分成几个 CAN 帧。 1.2 数据包格式说明 1.2.1 优先级部分 优先级部分由 2BIT 的优先标志+1BIT 的方向标志组成。 方向标志为 1 表示为主动发送的数据,为 0 表示应答数据。 优先级顺序详见表 1 1.2.2 地址部分 挂在“综合安保系统 CAN 总线平台”的所有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数据包中的地址部分分为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各为 13BIT,两种地址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 7BIT 6BIT,其中 7 BIT 为高位地址,6BIT 为低位地址。 如果下位机接在二级总线上,该地址高位地址必须与扩展器高位地址一样。 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为该次通讯的目的设备的地址,“源地址”为发出该数据包的设备的地址。 以下详细说明各种类型数据包的地址使用范围及优先级定义: 第 2 页 共 6 页 表 1 (通讯数据类型及地址、优先级定义表) 通讯数据包类型编号 通讯数据包类型 目的地址 源地址 优先标志分配 优先标志+方向标志 实际总线 优先级 1 上位机→下位机 控制命令(单个) X.Y N.1 01 011 5 2 下位机→上位机 控制命令应答(单个) N.1 X.Y 01 010 3 3 上位机→下位机 控制命令(扩播) 0.0 N.1 01 011 4 4 下位机→上位机 控制命令应答(扩播) N.1 X.Y 01 010 3 5 上位机→下位机 设置参数、同步 X.Y N.1 10 101 9 6 下位机→上位机 设置参数、同步应答 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