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一、相关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法,10 章 85 条,2008 年 1 月 1 日实施。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甘肃省动物贩运人员防疫监督管理办法等,还有就是相应的出台的管理规范性文件和规程等二、动物疫病类别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类动物疫病(17 种),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扌卜灭等措施的。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二类动物疫病(77 种),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包括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牛结核病、猪乙型脑炎、魏氏梭菌病、棘球蚴等疫病。三类动物疫病(63 种),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三、防制方针和原则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原则。突出规模养殖场、交通沿线、城乡接合部和新老疫区等重点区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四、主要指标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重点地区全覆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化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 98%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免密度达到 J00%;动物群体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维持在 70%以上。对羊痘、狂犬病、炭疽、羊梭菌病等实行因病设防,进行区域性免疫。五、防控措施(一)综合性防控措施1、疫病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2、疫病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做到有疫不流行;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