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效益[摘要]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施和教育机构。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信息化使馆藏文物资料以特殊的展览语言、生动直观的形式和快捷的方式丰富着其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关键词]博物馆信息化成因社会效益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施和教育机构。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信息化使馆藏文物资料,以特殊的展览语言、生动直观的形式和快捷的方式丰富着其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早在2003年11月之时,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就已经成立了,至今已经六年多。这六年多里,我国博物馆信息化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新的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不少实体博物馆也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飞速的进步,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此而衍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分析其社会效益的成因及成效对数字化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数字博物馆社会效益的成因1.网民数量迅速扩大,这样的“量变”必然会引起相关联的“质变”,关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迫使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也有发生变化。所以,利用网络推动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就是博物馆采取信息化的重要原因,反之,博物馆的信息化会带给更多的人了解文物的机会和便捷。2.无线上网、手机上网的普及,使网民上网的自由度大大扩大,也使博物馆的信息化效益大大增加,这种自由上网的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场所,改变了必须走进博物馆的要求,改变了全社会的行动方式,随之改变的必须要有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式。3.信息化的基础技术继续进步。技术的支持使博物馆的信息化成为可能,在信息产业中软件业的比重日益上升,电子商第1页共4页务、远程教育、asp等新兴行业的出现,促进电子政府的发展。例如作为信息核心技术的半导体芯片技术正在从微米级技术向纳米级技术发展,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促进信息化博物馆社会效益的方便。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其应用面不断扩展,已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中并取得的一定的社会化效益。实践为我们证明:信息化建设是博物馆提高陈列水平、实现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二、博物馆信息化的社会效益分析1.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的博物馆和信息化博物馆建设正在探索中前进,信息化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它凭借着方便、快捷的行为模式成为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高尚、更加完备、更有内涵的生活享受方式。举一个例子,上海博物馆网站推出了学术园地、视觉艺术、英文版等栏目。在视觉艺术上有外景、大堂、青铜器等陈列室的全景三维互动展示,还有以文博专题片为核心内容的视频点播节目以及相关的绘画技法的三维展示,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领略到比身临其境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这种特殊的展览语言比吃饭、旅游更具有实际效果,也更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另外,学术园地为网民提供了众多上海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讲述的环节设计,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理解了文物的价值和研究背景。网站还在简体中文版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扩大了受众面,提供给了人们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空间,也向网站的国际化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切都表明了,博物馆的信息化不仅仅是带来方便那么简单,它是通过对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收藏、研究、陈列、宣传、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最大程度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根本上提高了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意义。2.展示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的方向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物文化要求我们将它们展示给世界、展示给国民。博物馆的工作就是要将我们先第2页共4页进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世人,通过人们的传播和理解来保证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扬。博物馆的信息化作为一个中介以其方便广泛的优势为这种文化传播提供了最大的效益。例如,上海文物博物馆信息网是以XX省文物管理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