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医院用药分析1 374 杨昌顺 原创 | 2010/11/1 23:44 | 投票 关键字:医疗改革 医疗设备 生物制药 保健品市场 中医中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医院用药分析2010-11-1 自 20 世纪 40 年代使用第一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以来,随着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使用,造成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成为影响这些抗生素临床效用的一大威胁。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和细菌产生灭活酶等。其中常见耐药机制之一是产生 β-内酰胺酶,导致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 β-内酰胺环水解破坏,从而使此类抗生素失活。为此,研究者开始寻找酶抑制剂,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发现的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按结构分主要有氧青霉烷类、青霉烷砜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烯类等,已用于临床的品种包括舒巴坦(sulbactam)、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和他唑巴坦(tazobactam)等,都属于不可逆的自杀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已成为提高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由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复合制剂对临床常见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产 β-内酰胺酶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复合制剂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随着对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深入研究,这类复合制剂显现出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1 3 种主要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特点及应用 1.1 克拉维酸 又名棒酸,属于氧青霉烷类,是用于临床的第一种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由细菌天然产生,结构中含有 β-内酰胺环,与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区别在于其硫原子为氧原子所替代。克拉维酸是各种青霉素酶型的强力和不可逆抑制剂,不论在体外还是体内都能抑制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所产生的酶。克拉维酸虽然自身的抗菌活性很弱,但却是很多 β-内酰胺酶的强力抑制剂,能增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对许多产 β-内酰胺酶微生物的抗菌活性。 1.2 舒巴坦 属于半合成青霉烷砜类,是用于临床的第二种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与克拉维酸的抑酶谱相似(均能有效抑制细菌产生的Ⅱ、Ⅲ、Ⅳ和Ⅴ型酶),但抑酶作用稍弱,抗菌活性略强。舒巴坦和克拉维酸对染色体介导的Ⅰ型酶均无效。舒巴坦是不可逆的、竞争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过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