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高专题·特色小镇全球样板德国:小镇大业产业小镇的德国模式德国小城镇为何迷人,众说纷纭——有的人醉心于小镇风景,那些遍布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小城镇,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有的人倾心于小镇的历史氛围,小城镇仍然保留了尘封已久的古堡、教堂、屋舍、桥梁,甚至道路和港口,是德意志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也是德国人追溯历史的胜地;更有人钦佩小镇不输于大城市的基础配套,大到银行、商店、邮局、交通、道路、消防队和医疗,小到休闲椅、停车场和公厕的设置,甚至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马路的自动收费设施等,都在小镇的规划布局中。但德国小城镇最令人艳羡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可能孕育着在全球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德国 35 万个各类企业中,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分布在乡镇,加上大量中小工商企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超过 90%的城镇化率。以德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为例,大众、奥迪、欧宝的总部分别在世人不熟悉的沃尔夫斯堡、因戈尔施塔特和吕塞尔斯海姆,人口分别是 12 万、13 万、6.3 万。德国排名前 100的大企业中,只有 3 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更多德国血统的世界巨头,依然扎根在其出生地,耕耘长达数百年。“小城镇有大产业”,这才是世人最羡慕德国的地方!德国的产业中心分布在东南西北各地,每一个小城镇都是一个产业中心,各有特色支柱经济;小城镇留住了竞争力强的企业,也就具备了留住年轻人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了 70%人口的就业。德国依靠工业强镇,走出了一条小城镇的胜利之路!德国为何能够诞生如此多强大的工业小城镇?一小城镇何以能有大产业?“天才总是在群体簇拥中出现。”德国之所以能形成小镇大产,其背后的产业城镇集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受限于城市规模和环境容量,产业门类很难做到大而全,而更容易在细分领域做到专和精。德国工业小城镇从来不做孤胆英雄,而是选择一镇主攻一业、多镇抱团发展,形成区域大产业链的生态圈。太仓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德企之乡”,与德企喜欢抱团的传统有很大关系。在以机械制造闻名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迪琴根小镇负责板材加工,斯图加特附近的埃斯林根在小型车床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约廷根小镇以生产手持无线电动工具著称,萨拉赫小镇则引进了在倒置式车床领先的埃马克公司。这几个小镇拥有的企业规模不算巨大,单独拿出来体量都不算大,但联合在一起,却在全球享有“隐形冠军之乡”盛誉。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