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别只拿贪腐官员的个人修养说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之二VIP免费

别只拿贪腐官员的个人修养说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之二_第1页
别只拿贪腐官员的个人修养说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之二_第2页
别只拿贪腐官员的个人修养说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之二之二看《永远在路上》,一个有趣的观感是:这些落马官员们在台上台下都喜欢谈道德、谈个人修养,只是台上台下风景别有不同罢了。大权在握的时候,主席台上谈为官之德,往往是引经据典、义正辞严,华丽堂皇有余,真诚实在不足。不仅是对台下大大小小的参会官员看,还要见报上电视成为重要讲话号召所管辖范围内的广大群众一起学习,这样的讲话稿十有八九恐怕也是秘书代拟,言到心不到的居多吧。否则,若真的把当年在台上说的这些教育别人的道德修养谆谆告诫往自己心里流淌只言片语,又何至于今日。从文字水平和表达效果上看,反倒是一朝落马成为阶下囚以后的忏悔录更口语化、更耐听,只可惜已经是眼前无路想回头而不得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注重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传统中国幅员辽阔、风土情境不一,在社会治理物质技术手段不发达的条件下,要维护广大政治体的有效运转,除了对官员的制度性约束之外,不得不倚重官员个人的道德修养来弥补制度大厦的罅隙,甚至于将道德修养本身提高到了制度组成部分的高度,“政治道德化”甚至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各种弊端,用道德热情代替实际治理经验,形成所谓“清流误国”,“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甚至于道德理由本身成了攻击人的借口,混淆公共政治生活与私人道德之间的界限,深文周纳以理杀人,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的礼教”了。因此,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导师、日本近代化之父福泽谕吉在其《文明论概略》开篇就着重谈区分公德私德的问题,实在是不乏远见。但是尽管如此,注重政治道德本身还是应该提倡的,在法律政治制度之外,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必要的,否则只会在制度万能论的幻想下为道德虚无主义作掩护。但是问题在于,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道德准则作为对官员的要求。第1页共6页重视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是必要的,但是“道德”“修养”不是空洞的,更不是超阶级、超历史的一般教条,而是有着特定的具体的社会政治内涵与社会阶级属性。固然,在宣传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实行冯友兰所说的“抽象继承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中一般性概念加以提倡,不论是孔子的“为政以德”还是林肯的“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在宣传上都可以作为我们廉政文化的宣传口号之一。但是,如果仅仅在这些一般化的道德训诫面前止步,恐怕也只能流于泛泛之论,陈义甚高执行无力,而不加分辨盲目强调这些超阶级、超历史的道德箴言,则正是中国当下传播普世价值和文化复古主义的方式之一。不仅教育不了干部群众,还只会形成思想混乱。在这方面,敬爱的周总理给雷锋同志的题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深入发掘提炼、准确概括表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的典范。周总理曾为雷锋同志题词道:“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在短短四句对雷锋精神的概括中,两次提到“阶级”,明确突出“革命”与“共产主义”,只有这样的定语,才为雷锋的立场、精神、风格、斗志作了鲜明的、有可执行性的实质规定,而不会流于浮泛的道德说教。回头看看《永远在路上》纪录片中老虎们在铁窗中的忏悔吧,比如中国终身监禁第一人、曾任XX省委书记的白恩培就说自己之所以走上贪腐之路是“鬼迷心窍、昏了头”,在全国十几亿人民面前演戏的周本顺则说“错不在官场,错不在商场,错在自己”。这些忏悔,在当事人本身未必不真诚,但是客观地说,却未必达到足够的深度。落马官员对自己个人犯错犯罪的原因进行检讨反思,当然少不了对自身修养放松的自责忏悔,要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外部环境上,肯定是一种狡辩顽抗。换言之,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自身修身立德方面的反思忏悔似乎有意无意成了落马官员的某种“政治正确”和习惯性表达路径。既然是政治正确,自然有其合理性。可是止步于符合政治正确的表达本身,而不去对造成腐败的深层社会基础进行追问,既不能起到真正查清病因、对症下药的目的,更不符合中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