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突发事故自救互救常识 (一)呼救急救1、“110”报警电话在公共场所发现杀人、抢劫、盗窃、放火、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事)件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拨打“122”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在交通民警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型、颜色及特征 ,及时向当地机关举报。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 120 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因车辆变型,人员被困车内,应立即拨打 110 电话求助。因抢救伤员需要变动现场位置的,应当做好标记。3、“119”火灾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或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标志。报警时,应讲清起火部位、面积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同时,要派人到路口迎候、引导消防车到达现场。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利用就便器材灭火,控制火势蔓延。4、“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幢标志性建筑物附近等。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 、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位等有关情况。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二)事故灾难(1)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发生火灾后,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手帕、衣物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不要大声呼喊,以免吸入有毒气体。利用自制绳索、牢固的落水管、避雷网等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当无法逃生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不要急于跳楼。(2)高楼火灾如果火势不大,应奋力将火控制、扑灭。逃生时,应用湿毛巾、口罩蒙口鼻,匍匐贴近地面撤离。也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若房门已烫手,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封堵门缝,或用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向房门淋水,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被烟火围困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