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 31 讲讲义(二)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防止【考试大纲规定】:1.掌握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事故和应采用的应急措施。2.熟悉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的各类检测技术、检测措施和检测目的。【教材内容】:P160(二)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防止 【新增内容】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压力容器爆炸分为物理爆炸现象和化学爆炸现象。物理爆炸现象是容器内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并以高速释放内在能量。化学爆炸现象是容器内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生成高压、高温,其爆炸危害程度往往比物理爆炸现象严重。2.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1)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冲击波超压会导致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冲击波超压不小于 0.10 MPa 时,在其直接冲击下大部分人员会死亡:0.05~0 .10MPa 的超压可严重损伤人的内脏或引起死亡;0. 03—0.05 MPa 的超压会损伤人的听觉器官或产生骨折;超压 0 .02~0.03 MPa 也可使人体受到轻微伤害。 锅炉压力容器因严重超压而爆炸时,其爆炸能量远不小于按工作压力估算的爆炸能量,破坏和伤害状况也严重得多。(2)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锅炉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高速喷出的气流可将壳体反向推出,有些壳体破裂成块或片向四周飞散。这些具有较高速度或较大质量的碎片,在飞出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动能,也可以导致较大的危害。 碎片对人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其动能,碎片的动能正比于其质量及速度的平方。碎片在脱离壳体时常具有 80—120 m/s 的初速度,虽然飞离爆炸中心较远时也常有 20~30 m/s 的速度。在此速度下,质量为 1 kg 的碎片动能即可达 200~450 J,足可致人重伤或死亡。 碎片还也许损坏附近的设备和管道,引起持续爆炸或火灾,导致更大的危害。(3)介质伤害 介质伤害重要是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水汽的烫伤。 在压力容器所盛装的液化气体中有诸多是毒性介质,如液氨、液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氢氰酸等。盛装这些介质的容器破裂时,大量液体瞬间气化并向周围大气中扩散,会导致大面积的毒害,不仅导致人员中毒,致死致病,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中毒区的动植物。 有毒介质由容器泄放气化后,体积约增大 100~250 倍。所形成毒害区的大小及毒害程度,取决于容器内有毒介质的质量,容器破裂前的介质温度、压力及介质毒性。 锅炉爆炸释放的高温汽水混合物,会使爆炸中心附近的人员烫伤。其他高温介质泄放气化也会灼烫伤害现场人员。(4)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当容器所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