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 5 万吨生物复合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 录 第一部分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2.项目投资环境... 42.1 所处区位... 42.2 社会环境... 62.3 政策环境... 73.项目规划... 103.1 项目建设规划... 103.2 项目建设条件... 103.3 项目实施及产品方案... 103.4 环境保护... 12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的商业性分析.. 131.行业分析... 131.1 市场现状与预测... 141.2 竞争分析... 162.市场营销... 182.1 当前化肥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 182.2 本公司的营销策略... 213.风险分析... 263.1 政策风险... 263.2 管理风险... 263.3 成本控制风险... 273.4 财务风险... 273.5 投资风险... 283.6 市场风险... 28第三部分 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分析.. 291.项目资金筹措与运用计划... 292.财务评价基本数据说明... 293.财务评价... 304.不确定性分析... 30附 件.. 32 第一部分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项目提出的背景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承诺,2006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对外资开放化肥批发零售市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也即将出台,加速了化肥行业完全市场化进程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国大部分土壤主要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退化、土地板结、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减少、农田生态失衡、产品品质下降的严重后果,这种状况急需改变。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渐减少,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地位更显重要,因此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肥料,以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据 FAO(世界粮农组织)肥料年鉴的有关报道,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向多成分、多功能、高浓度、高效、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走有机、无机、生物结合之路。发达国家施用的肥料 70%以上是复混肥料及专用肥。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施用复混肥和专用肥,至今产量仅占化肥市场的 7.69%,而且肥效普遍不高。 针对我国国情,我们研制了生化复合肥,这种肥料是根据植物生长营养学、“养分归还”、“最小养分定律”及平衡施肥的原则等学说以及土壤的理化性、生物特性、农业生态学的原理,采用了生物工程技术、连续发酵技术、稀土元素应用技术、增效技术、改性调理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土壤调理技术、植物调节技术、强度辅料、常温烘干、一次成型等多种技术,经独特的工艺制造而成的。这种肥料集解磷、解钾和固氮功能于一体,既具有生物肥的长效作用、又具有微肥的增效作用,还有有机肥的稳效作用。它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