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原料药市场分析原料药贸易占抗生素贸易相当大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供过于求使它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分别出现大量发酵产品和半合成产品制造商,再加上欧洲生产商采用最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价格更具竞争性。但这并不是意味着需求在下降,事实上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的需求在持续增加。 据有关机构的统计,从 1995 年至今超过 100 种发酵和合成抗生素价格的记录表明,只有5种 2000 年的价格与1995 年相比相同或稍高,即罗红霉素、多柔比星、美他环素(metacycline)、制霉菌素(nystatin)和短杆菌素(tyrothrothricin)。超过 90 种比 1995 年降低了 1/3~5倍。 价格下降除供求关系外,还有技术(包括起始原料来源及价格,如头孢克洛起始原料用青霉素 V 还是青霉素G)、定价政策、通用名药竞争(如头孢克洛在美国市场专利期满时的价格约为 2500 美元/公斤,而当允许通用名药竞争时,自由市场的价格下降到 1000 美元/公斤)和社会经济状况(如在 1998 年亚洲经济危机中韩国制药公司以低价清理库存)等因素的影响。但能保证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一个因素是先进的技术,另一个则是创新的销售方法和灵活的财政战略。 一、青霉素 1.世界状况 世界范围内,1997 年青霉素原料产量达 3.7 万吨,其中包括青霉素 G2.4 万吨和青霉素 V1.3 万吨。目前世界青霉素年需求量为 3.8 万吨,但直接作为注射剂使用的青霉素 G和作为口服剂使用的青霉素 V 仅占全部青霉素产品的 20%,除了另外 3%~5%作为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使用外,大部分青霉素是作为制备 6-氨基青霉素烷、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或氯亚甲基头孢烯母核的原料,通过这些母核中间体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 6-氨基青霉素烷的需求量约为 25800 吨,到 2005 年将达到 32800 吨;对 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的需求量约为6000 吨,到 2005 年为 7000 吨。到 2005 年,世界基本药物中,仅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氨苄 3 个品种的世界需求量将达 17800 吨。上述三种产品占抗感染药物原料药的 78%,用于生产这些半合成产品所需消耗的青霉素约占全部产量的 3/4。 据国际抗生素协会估计,到 21 世纪初期,国际青霉素原料药市场仍将维持目前的价格,而不可能回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每公斤 27~36 美元高价位。但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粉针因受成本影响,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