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性病学》教案 课 次 第一次课(2 学时) 教学内容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功能 教学目的 掌握皮肤的分层,表皮的分层和细胞; 掌握皮肤有哪些附属器结构; 了解皮肤的功能。 本课内容 学习指导 重点:皮肤的分层;表皮的分层和细胞;毛发的生长 难点:基底膜带的结构;皮肤的免疫功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图谱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桥粒的结构 教学时间 的分配 皮肤的结构:1.2 学时 皮肤的功能:0.8 学时 课后小结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连接。表皮自内向外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组成。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汗细胞和Merlel细胞。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顶泌汗腺和甲。皮肤除有防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和调节体温等生理功能外,还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目前,还发现皮肤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除积极参与免疫反应外,还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使机体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能更好地适应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2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的结构 一、概述 皮肤的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包括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和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 皮肤的重量、面积和厚度:皮肤占体重的16%;成人面积约1.5m,新生儿约0.21m;厚约0.5-4mm(不包括皮下组织),其中表皮约0.1mm。 二、表皮 (一) 表皮的细胞组成:属于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类细胞组成。 1.角质形成细胞的特点: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细胞之间具有细胞间桥。 2.角质形成细胞的组成: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3.树枝状细胞的组成: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 (二) 表皮的分层及各层的特点: 1 .分层 (1)基底层 位于表皮的最下层,为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细胞的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核呈卵圆形,胞浆内含有黑素颗粒,核分裂象常见。 具有不断分裂增殖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生发层。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 (2)棘层 由4-10层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间桥明显呈棘状。 (3)颗粒层 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 仅见于掌跖。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 (5)角质层 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