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皮肤性病学》教案 课 次 第二次课(2 学时) 教学内容 皮肤性病的症状; 皮肤性病的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教学目的 掌握皮肤病病变的症状; 熟悉皮肤病的诊断 本课内容 学习指导 重点:皮肤病病变的症状(主要是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 难点:皮肤病的组织病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皮肤病的免疫病理检查 教学时间 的分配 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 1 .5 学时 皮肤性病的常用实验诊断技术:0 .5 学时 课后小结 皮肤性病的症状可分为自觉症状和皮肤损害。自觉症状指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称自觉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与皮肤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特异性有关。皮肤损害 简称皮损或皮疹,是指可以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病变,是掌握皮肤性病症状,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根据发病特点,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但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如脓疱为原发性损害,也可以继发于丘疹或水疱。正确的诊断依赖于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了解皮肤性病的病因将有助于皮肤性病的诊断。皮肤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皮肤损害、组织病理、免疫病理、真菌检查和其它实验室检查。 1 1 皮肤病与性病的症状和诊断 第一节 皮肤病与性病的症状 一、自觉症状: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灼烧及麻木等。 二、皮肤损害:即皮疹或皮损,是客观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病变,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前者是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后者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所致。 (一)原发性损害 1、斑疹:局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直径大于2cm 的斑疹称斑片。斑疹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色素脱失斑、出血斑。红斑是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所致,压之褪色。出血斑是血液外渗到周围组织所致,压之不褪色,呈鲜红、暗红、紫红、紫蓝或黄褐色,分为淤点(小于2m m )、紫癜(2-5m m )和淤斑(大于5m m )。 2、丘疹:局限性坚实隆起的浅表性损害,直径小于1cm ,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 3、斑丘疹: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稍隆起性损害。 4、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水疱。 5、丘脓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 6、斑块:直径大于1cm 的扁平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7、结节:圆形或类圆形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