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饮食中的地理第一节我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认识主要的粮食作物的生长习性♦重点和难点:分析我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气候条件多种多样、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从而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呈现复杂的地域差异。一、东方型饮食特征全球的饮食可分为东方型饮食和西方型饮食两大体系.其中东方型饮食以我国最为代表。它的发展历史、饮食结构、饮食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民族风情等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型饮食有很大差异。这是由我国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又相当丰富。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即吃面食或米食,并配以各种汤、粥作饮料。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大多地区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我国的饮食调制方式各式各样,烹、炒、煮、炸、煎、涮、炖等.加之丰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使我国的饮食和菜肴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这是西方型饮食所不能比的。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又有各自的风味饮食及其独特吃法,更丰富了我国东方型饮食的内容.[五谷:黍、稷粟、稻、麦、菽;俗名分别为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豆类]二、地域差异1.东部平原季风地区在我国东部平原季风地区,大概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是水田,适宜种植水稻;以北是旱田,种植冬小麦或春小麦。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北方人则以小麦面粉为主食。在气候方面.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2.青藏高原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稞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稞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3.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内陆区少数民族多样,人口众多,不同的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不一,如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