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容器的支座卧式容器的支座有三种:鞍座、圈座和支腿。㈠鞍式支座鞍座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卧式容器支座,常见的卧式容器和大型卧式贮槽,热交换器等多采用这种支座。鞍式支座如上图所示,为了简化设计计算,鞍式支座已有标准 JB/T4712-92《鞍式支座》,设计时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和容器的重量选用标准中的规格。鞍座是由横向筋板、若干轴向筋板和底板焊接而成。在与设备连接处,有带加强垫板和不带加强垫板两种结构。鞍式支座的鞍座包角 q 为 120。或 150。,以保证容器在支座上安放稳定。鞍座的高度有 200、300、400 和 500mm 四种规格,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改变后应作强度校核。鞍式支座的宽度 b 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查出。鞍座分为 A 型(轻型)和 B 型(重型)两类,其中重型又分为 BI〜BV 五种型号。其中 BI 型结构如B I 型鞍座结构图 所示。A 型和 B 型的区别在于筋板和底板、垫板等尺寸不同或数量不同。BI 型鞍座结构图鞍座的底板尺寸应保证基础的水泥面不被压坏。根据底板上螺栓孔形状的不同,每种型式的鞍座又分为固定式支座(代号 F)和滑动式支座(代号 S)两种安装形式,固定式鞍座底板上开圆形螺栓孔,滑动式支座开长圆形螺栓孔。在一台容器上,两个总是配对使用。在安装活动支座时,地脚螺栓采用两个螺母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然后用第二个螺母锁紧,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温度变化时,鞍座能在基础面上自由滑动。长圆孔的长度须根据设备的温差伸缩量进行校核。埠制容器支座介绍打-10舟LAA一台卧式容器的鞍式支座,一般情况下不宜多于两个。因为鞍座水平高度的微小差异都会造成各支座间的受力不均,从而引起筒壁内的附加应力。采用双鞍座时,鞍座与筒体端部的距离 A 可按下述原则确定(见上图):当筒体的 L/D 较大,且鞍座所在平面内又无加强圈时,应尽量利用封头对支座处筒体的加强作用,取 AW0.25D;当筒体的 L/D 较小,d/D 较大,或鞍座所在平面内有加强圈时,取 A<0.2LO㈡圈座在下列情况下可米用圈座:对于大直径薄壁容器和真空操作的容器,因其自身重量可能造成严重挠曲;多于两个支承的长容器。圈座的结构如上图所示。除常温常压下操作的容器外,若采用圈座时则至少应有一个圈座是滑动支承的。㈢腿式支座腿式支座简称支腿,结构如上图所示。因为这种支座在与容器壳壁连接处会造成严重的局部应力,故只适合用于小型设备(DN<1600、L<5m)o 腿式支座的结构型式、系列参数等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