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时间:25 分钟 分值:30 分)A 组(基础题)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算工本”可以看出家庭手工业的成本较低。答案 D2.下列有关“工官”制度的论述,哪一项与史实不符 ( )。A.“工官”制度使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而只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B.“工官”制度下行业之间互相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C.“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D.“工官”制度使工匠有专门的户籍,从事专业化的生产,其劳动发明性和积极性较高解析 由于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发明性受到严重的束缚。答案 D3.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间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西汉解析 由图片可知该工具为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答案 C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解析 材料反应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答案 C5.右图为古代青花龙纹大缸,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片所含信息判断它最有也许出自 ( )。A.唐朝的官窑 B.宋代的民窑C.明朝的官窑 D.清初的民窑解析 由题干中的“龙纹”可知该瓷器应当为皇室所用,民间严禁私自生产和使用。而在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故 B、D 两项民窑不对,A 项虽然是官窑,但当时尚未出现青花瓷,也不对。答案 C6.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对的反应的历史信息是( )。① 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经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重要衣料是丝织品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 DB 组(能力题)7.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 本题重要考察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考点对题干材料关键字眼“食官”进行理解和应用能力,“食官”即“食于官”,就是工商业者由官府供养,体现了当时工商业重要为统治者服务。答案 A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