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诊断与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hyperosmolarstateHHS)—种常发生在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 1 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少见。既往称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NHDC),但是有些患者血糖很高,渗透压明显超过正常,却未发生昏迷,目前称为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更为确切。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明显升高,患者容易发生意识障碍或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远比酮症酸中毒为高。DKA 和 HHS 被认为的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的连续病谱的两个终点。HHS 的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似。一、病因在胰岛素相对缺乏的基础上,一些常见的因素可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这些因素包括:1.应激与感染感染最常见,尤其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肠炎、败血症等,在众多因素中可占 2/3。此外还包括外伤、手术、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脑卒中等2.饮水不足多见于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以及不能主动摄水的幼儿。3.失水过多如发热、严重呕吐、腹泻及大面积烧伤患者;神经内科脑卒中脱水治疗;肾脏科透析治疗。4.高糖摄入饮大量高糖饮料或静脉输入高糖等。5.药物大量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普萘洛尔、苯妥英钠、利哌力酮、氯丙嗪、甲氰咪胍、甘油、硫唑嘌呤等。均可导致或加重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而升高血糖,加重脱水,而诱发高血糖高渗状态二、发病机制本病是在胰岛素缺乏的前提下,加上上述诱因的存在而导致的。糖代谢障碍患者本身缺乏胰岛素,诱因的存在使机体对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反应减低,胰岛素水平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加,结果使血糖升高,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机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如钾、钠,且失水大于失钠失钾;与此同时,机体相应的代偿功能下降,血液浓缩,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血糖及钠排除减少,促进血糖、血钠进一步升高,引起恶性循环,结果出现严重脱水,血浆有效渗透压超过 320mmol/L,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浆渗透压(mmol/L)=2x(钾+钠)+血糖+尿素氮(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mmol/L)=2x(钾+钠)+血糖。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所不同,主要是高渗状态,可不伴有或仅有轻度的酮症酸中毒,前者多见于老年患者,高血糖、脱水状态及血浆渗透压比 DKA 严重。造成这种差别的可能机制目前认为。1. HHS 患者较 DKA 患者有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