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二)诊断依据:1•常有母婴 RH 或 ABO 血型不合、G-6PD 缺陷症、喂养不足、胎粪排出延迟、寒冷、感染、窒息等诱因。2.起病或急或缓,表现为皮肤、巩膜不同程度黄染。3.可伴或不伴有拒奶、吐级、腹胀、腹泻、发热、烦燥、易惊、嗜睡、口周发绀、呼吸、心律节律不齐、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新生儿原始反射亢进或减弱等。4.实验室检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0.5M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 256m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 85mmol/L(5mg/dl)。(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一般治疗:根据新生儿胎龄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24-26°C)及湿度(50-60%)。进食正常的患儿多喂奶、水,进食不足的患儿补足液体量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烦燥者适当应用镇静剂,缺氧者予吸氧。2. 光疗:一般选择蓝光。光疗时,新生儿呈裸体状态,仅包尿布及戴眼罩以保护性腺及视网膜。根据病情选择连续或间歇、单面或双面照疗。3. 换血:大部分 Rh 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 ABO 溶血症需换血治疗。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 2 倍,约 150-180ml/kg。4.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2-3mg/kg・d 分次口服);尼可刹米(0.125g/次口服)5. 供给白蛋白:白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避免过高的间接胆红素水平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输血浆每次 10-20ml/kg 或白蛋白 0.5Tg/kg。6. 琼脂:减少肝肠循环,从而减少胆红素的吸收。7. 对因治疗:有感染者,可予抗生素治疗,窒息患儿复苏后给予相应处理。8. 其他治疗: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寒冷损伤、饥饿等。9. 中药治疗:根据辩证分析,可分为如下证型:① 湿热熏蒸: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茵陈蒿汤加减.② 寒湿阻滞:治宜温中化湿,方选茵陈理中汤加减.③ 淤积发黄:治宜化瘀消积,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四)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一般住院日 3-7 天。(五)进入标准路径: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ICD-10J18)。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2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 1 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ABO 血型+RH 血型(包括母亲血型);(2) 肝功能;(3)肾功能及离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