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选择与定位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选择与定位_第1页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选择与定位_第2页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选择与定位_第3页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选择与定位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中,苍白球一丘脑径路上的许多位置都曾被选为靶点进行毁损,如苍白球前背部、豆状袢、丘脑腹外侧核、苍白球的中间部、未定带、福雷氏区等,由于毁损上述靶点的临床效果不确定,加之极易造成对毗邻重要结构如内囊、视束等的损害而被逐渐放弃。而目前对靶点的手术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靶点的射频毁损,另一种是通过置入电极进行深部脑电刺激术,后者的作用是具有可调节性的。目前,用于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毁损或刺激)的常用靶点有:内侧苍白球腹后部(Gpi)、丘脑腹外侧核的腹中间核(Vim)及丘脑底核(STN),其中,用于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脑内靶点有内侧苍白球(Gpi)腹后部及丘脑Vim 核,而丘脑底核(STN)近年来主要用于脑深部电刺激术。内侧苍白球腹后部(Gpi)和丘脑 Vim 核两者在改善帕金森病主要症状方面有其各自的特点。毁损内侧苍白球(Gpi)腹后部的点在于疗效全面,对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主要症状均有改善作用,神经系统特异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对重度震颤疗效差,有效率约为 83.3%,且对非帕金森病震颤无效。毁损丘脑 vim核控制震颤效果好,但可使运动迟缓加重,并且神经系统特异性并发症(如认知障碍、构音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靶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将要治疗的主要临床症状,应该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灵活地选择靶点。一般来说,以肢体震颤为主者可以选用丘脑 vim 核为靶点;以运动迟缓、肌僵直,“开-关”现象或异动症为主者应该选用内侧苍白球腹后部(Gpi)为靶点;由于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时仅靠单一靶点的毁损术难以全面改善症状,尤其是混合型帕金森病患者合并重度静止性震颤或非帕金森病震颤。通过一次性单侧双靶点(内侧苍白球腹后部加丘脑 vim 核)毁损术则有可能全面改善主要症状。而合理运用双靶点手术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靶点定位技术,谨慎应用各毁损参数。对于双侧症状均严重者,有学者主张一期施行双侧苍白球毁损手术,认为一期施行双侧手术的风险并不是进行分次手术的风险之和,而且术中一侧靶点的确定对于对侧靶点定位有重要参考价值,只要注意预防术中脑脊液大量丢失而造成的脑内靶点移位,就可以同时进行两侧手术。但亦有学者认为一期施行双侧苍白球毁损手术,神经系统特异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平衡障碍、后组颅神经麻痹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