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局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为贯彻上级脱贫攻坚精神,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就业扶贫,进一步做好全县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的智力扶贫工作,尽快使其掌握一技之能,拓宽脱贫致富之路,巩固脱贫成果,县人社局根据培训需求调查摸底数据,经研究制订县贫困劳动力专项培训计划。一、目标任务针对20XX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并按照《省人力资源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落实培训生活补贴政策。二、工作措施加大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调整职业培训政策,提升补贴标准。在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对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给与适当倾斜。对于贫困家庭,鼓励其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会一项实用技能,创业就业技能得到提升,使其能尽快实现就业。贫困劳动力培训要确定培训项目和对象。结合本地产业、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意愿,确定主要培训项目。对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劳务培训;对农村创业和技能致富带头人开展示范培训;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技能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对具备创业条件,有创业需求的贫困农民开展创业培训。(一)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紧盯市场需求开展培训。要围绕帮扶台账中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结合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要坚持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市场需求接轨,增强对贫困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贫困劳动力创新、创业的引导,在全民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帮助他们提高再就业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第1页共5页(二)培训需求精准对路。坚持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愿望有效对接。一是紧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生态旅游业、红色基地等产业发展,分类预测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具体的培训项目和规模。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吸纳民资、企业参与劳动力培训。三是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和就业意愿,开展“点菜式”培训,实现按劳动者需求开展培训。要按照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实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特色培训。(三)培训质量精准评估。按照市人社局要求,学习借鉴XX县区培训机构管理模式,安装“就业培训实施监控系统”,对各培训班学员报到、上课、请假、考试鉴定等培训情况进行全程网络监控,并在全县各定点培训机构推广应用。同时,不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现场督查,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学员进行全覆盖电话查询,询问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培训效果和就业情况等。对未能按照培训计划压缩课时或瞒报多报培训人数的,发现问题须当即要求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培训结束时,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征求改进的意见建议;在培训人员就业后,开展用工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企业对培训人员的技能评价,征求用工企业对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努力提升精准培训质量。(四)培训计划精准实现。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如开展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还要加强培训就业、创新创业的宣传教育,建设好培训平台,为贫困户适龄劳动力免费发放教材和操作手册,便于他们自学并巩固培训内容效果,确保培训扎实有效。以“民生为本,就业第一”为主线,做到培训内容的精准,针对培训的需求,在培训内容设置上,要囊括“衣食住用行”各个方面的培训,还要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开展各工种培训,如家政、客房、厨师、司机、电商、育婴师等分类培训,使贫困户劳动力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培训工种,这样发展的空间更大。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提高第2页共5页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让贫困户学会一门谋生技能,自食其力,才能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