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交替、教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学结合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施“工学交替”对于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走出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交替中成长。上午在学校学习专业技术理论,下午下企业实习,在企业有企业师傅对维修车辆故障分析、判断及维修过程进行讲解,并在师傅的指导下协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学校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将要从事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他可以借助学校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从而能够招到自己企业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实施“工学结合”对职业学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设备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实现企业、学生、学校的多赢,是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往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在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培养方式,给企业输送的基本是半成品,学生的实用技能主要靠在企业师傅传授,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对自己的岗位定位也不准确,使学生需耗费较长时间选择确定岗位;为改变以往校企合作单一的状况,寻找符合企业、学生、学校多赢的合作模式,我们提出了第一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校内实训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基础的职业技能,第二学年开始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突出“工学交替、教训融合”,坚持知识与技能相互交叉,将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的维修工作结合起来, “工学交替、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达到“知识与能力结合、讲授与实训融合”教学情境,通过第二学年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但经历了不同的岗位历练,积累职业发展阶段 专业学习内容 初 学 者 (第一学年) 学 校 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技能 高级初学者 (第二学年)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