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清理呼吸道无效1、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2、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3、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组织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4、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床旁备有负压吸引装置、开口器,必要时吸痰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6、给予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7、指导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必要时遵医使用超声雾化和蒸气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二、气体交换受损、低效型呼吸型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因合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咳痰,从而减轻呼吸困难。2、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 l-2/min,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鼓励患者有意识地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用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4、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5、心理护理:因不良情绪可以加重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及安全感。6、用药护理支气管舒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剂,观察疗效和副作用。7、嘱患者戒烟、酒,减少其对肺部的刺激。8、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三、睡眠型态紊乱1、评估导致病人睡眠型态紊乱的具体原因(属于病理生理、心理或情境哪一方面的因素)。病人睡眠型态,如早醒、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与医师沟通,遵医嘱用药。2、尽量减少或消除影响病人睡眠型态的相关因素;如治疗躯体、精神不适和疾病;及时妥善处理好病人的排泄问题。协助医生调整影响睡眠规律的药物种类、剂量或给药时间。为病人安排合理的运动、活动及减少白天卧床、睡眠。帮助病人适应生活方式或环境的改变。夜间病人睡眠时,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宜干扰病人睡眠。3、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及兴奋程度,从而改善病人的睡眠医.四、活动无耐力1、鼓励病人充分卧床休息。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卫生纸、茶杯等)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3、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指导陪护协助其日常生活活动,以减少能量消耗。4、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尽可能进行日常生活自理。5、指导病人使用床栏、扶手等辅助设施,以节省体力和避免摔伤。6、6、鼓励病人在能耐受的活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