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一、高校教师基本素质要求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一)教师职业理想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素质的行为。途径:第一,热爱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第三,献身教育事业。第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教师职业责任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途径: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第四,对社会负责。(三)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途径: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四)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五)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那么,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第二,要懂教育规律。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六)教师职业良心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