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 13课 认识机器人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进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沟通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进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看电影嘛?老师今日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播放《终结者》片断) 这就是我们平常听说过的“机器人”,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讨论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板书课题) 二、确定主题 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① 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② 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③ 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④ 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 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 老师参加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纳弹性的方式,可以讨论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沟通,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沟通。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舞。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 老师进行总结: (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老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认真倾听、分析讨论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化。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步走,给学生以梳理知识的过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 五、总结反思 今日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实,“机器人”就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