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读书心得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给我的启发再次读到朱永新的书------《新教育实验》,再次和教育专家心灵碰撞,再次感受朱老师和教育融为一体的伟大酷热情怀! 字字珠玑,沁入心脾。新教育实验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给0-12 岁的孩子最好的礼物,答案让一般人难以置信,竟然是家里不买电视机。但我能深深理解,这肯定是正确的答案,我记得 2024 年开始我到三里庄学校任教四年,顺便把自己的儿子带到那里读小学一年级,我的办公室兼住室就设在初三两个班的中间,办公室里没有电视机,后来才配了一台没有网线的电脑,孩子刚去那里上学时,晚上没有晚自习,屋里除了书还是书,孩子开始读书,逐渐产生了兴趣,最初是给孩子买书,后来我有点负担不动了,就在新华书店二楼给孩子办理借书卡,每周末借两本书。毫不夸张的说,那四年时间,我每晚十点钟之前没休息过,每天我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被窝里的书本拿出来,然后给孩子盖好被子。孩子上五年级后转到登封,由小乡村转到市里,本以为孩子的成绩肯定会显得平淡,但没想到,读书的兴趣已经养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即便后来到初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也没怎么落后过,靠自己的努力考到了郑州十一中,睡前读书的习惯就像我睡前抽一颗烟一样难以改变。 我和爱人从小到大由于受家庭条件以及环境的限制,读书都不多,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真没有太多的经验,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在学习方面,我们从没有对他刻意过多的要求过,就是很省心的那种孩子。可以这样讲,书籍是他的第二父母。我们引领不了的东西一直是书本在引领他的成长。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第二条里指出:强调写作是站在自己肩膀上的攀升。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为了写的精彩就必须做的精彩,活的精彩。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要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终生受益。这一点我也很有感触,我本人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养成记日记习惯的,初中写了四年,高中写了四年,大学写了三年,毕业后写的叫工作日记。由于读书少,一直感觉自己的东西很浅薄,但我从不怕写东西,自我感觉写的比说的好。很遗憾的是我读书少,而我的的儿子偏爱读书,但在写这方面没有我养成的习惯好,为此我也不断督促他要多写些东西,他呢,不写则罢,写出来的东西确实胜我很多。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自从孩子去年因为小腿骨折休学四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