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1 适用范围本生产工艺适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普通混凝土,不适用于有特殊技术要求的高性能预拌混凝土。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水泥:宜用 32.5 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规定。进场时进行复检的项目及复检验批量的划分应按标准规定执行。2.1.2 骨料(1)骨料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及其它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对进场骨料应按规定按批进行复验。但对同一骨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的,并且质量稳定的骨料,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在对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2)砂:宜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泥块含量不大于 1%。对于 C10 和 C10 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其含量可予放宽,含泥量不大于 5%、泥块含量不大于 2%。通过 0.315mm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 15%。(3)石:宜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 1%,泥块含量不大于0.5%。如含泥基本上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含泥量可提高为 1.5%。对于 C10 和 C10 以下的混凝土碎石或卵石,根据水泥轻度等级,其含量可予以放宽到 1%。2.1.3 拌合水:宜选用饮用水,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规定,方可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使用。2.1.4 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2.1.5 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氯盐配置的外加剂。2.1.6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应具备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用于结构工程的粉煤灰应使用 II 级及以上的。2.1.7 混凝土中氯化物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2.1.8 水泥、矿物掺和料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检验其碱含量。外加剂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规定的方法检测碱含量。2.2 主要机具2.2.1 搅拌楼(1)搅拌楼应采用符合《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 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楼。(2)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由法定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