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期末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思考与表达、写字和课外阅读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大,覆盖面广。试卷侧重考查了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能反映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下面就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一下分析,谈点看法。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我们整个年级参考人数404人,优加151人,优184人,合格2人,合格率100%,优生率82.92%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五大板块,一是积累与运用,二是阅读与理解,三是思考与表达,四是写字,五是课外阅读。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试卷整体保持稳定,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三、学生答题得失分析。1.积累与运用。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看拼音写词语的得分率达98%,选择正确的注音得分率94.8%。由此可见,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开始下笔没有调整状态,出现笔误,如干燥的“燥”写了一半,两位同学写成了“寂寞”写成“寂寂”。词语的解释选择时,B重飞渡的重是多次的意思,答案给的是多。因为不能正确理解D“不屈不挠”的“挠”,所以选择了B,因此,这一题的得分率只有85%在语境中填写成语时,不能调用已有积累,填写不符合语境,得分率为81%。2、阅读与理解本试卷课内片段和课外片段相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进行了延伸。课内部分学生得分98%,较高。课外阅读的短文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文章篇幅不长、学生阅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从试卷上看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仙人掌之歌》的1、2、4题“划去不恰当的词语”“填上关联词语”对仙人掌本色的理解得分都在95%左右,“理解词语意思”“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得分率只有88%86%。《愧疚的草莓》1、2、3、4题的得分率均在85%左右。概括主要内容不到40%的同学做到不扣分,开头“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这句话的作用,同学答题没有从文本理解出发,有贴标签嫌疑。关于细节描写的批注这一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竟然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自己画了一处来写,还有语言表达不规范,不能紧紧联系文章中心来写。这反映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另外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3.思考与表达修改语段部分得分率89%,1.“通过”和“使”的错误还没有能杜绝。2.对本学期新学习的分号的用法还有同学没有掌握。作文部分得分率94%左右,每班有5、6人获得满分,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都有话可写,都张开想象的翅膀;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生动流畅;三是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孩子想象力贫乏,语言表达不够生动,文章的结构把握不够突出重点。4.写字大部分学生书写整洁规范,只有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失分。5.课外阅读这部分对学生的4本必读书的阅读进行了检测。内容比较全面,有对故事内容的把握,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对自己阅读体会的考核。总体而言,填空题部分得分较高,98%以上,对主要内容的理解掌握不错。选择题部分有一道多选题,第一次接触多选题,部分孩子不能够正确把握。失分的重灾区是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事件的排序,得分率只有82%。这本书内容繁多,部分孩子不能理清。问答题部分得分率达到95%,个别同学对故事内容有所遗忘,表达不够确切。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