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被与草坪边线的处理原则:整齐、自然、边线流畅、坡度自然、实践中对一些不宜作最下层的地被植物也可进行更换。做法:熟练工人对弧度不自然、不顺畅的地被苗木再种植。二地被与园路边的调整原则:有利于生长,不使泥沙冲到园路上。做法:铺 20cm 宽度的草皮或种些麦冬。三移密补稀原则:黄土不见天。做法:将较密的地方的苗木移至空缺处。提示:养护标准要求“生长茂盛,覆盖率大于 95%,无空秃”。四草坪做法:对不平的,边角上翘的、接缝过大的或未铺好的草皮进行适当调整。五换苗1、对确已死亡的乔木、灌木、地被苗木应当及时更换,对已失去景观效果的乔木(如已死大半边、树形已严重损坏、生长严重不良的灌木或地被也应进行更换) 。2、换苗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经理共同决定。一方面要反对“等甲方说了再补”的被动做法,另一方面也反对“只要不好就换”的片面做法,要综合考虑甲方的要求。3、养护标准的要求:3.1 乔木一级标准要求:保存率 99%以上, 无死株。3.2 地被无空秃,无死株。3.3 草坪无空秃,草地无大于 0.5m2 以上的集中空秃。六喷叶面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又不至于产生积水。如用专用打药机喷雾效果较为理想。一般来说在刚刚种植,晴天气温高时, 叶面喷每天 7~8 次,然后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树的恢复情况,调整每天淋叶面水的次数。其他天气应相应减少,晴天中午 2~3 小时应停止打水,以免灼伤叶片,秋冬季种植的苗木尽量少打水,苗木发出新根后,叶面水的次数应相应减少。此法上海苗圃应用于大型棕榈植物的养护中,效果较为理想,棕榈植物因叶片角质层较厚,中午也可不停止喷雾。七根部水的补充经常检查,发现缺水时即补充,注意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小苗尤其如此。八注射水及输液1、在树干的不同方位分别悬挂 3 个输液瓶,内盛清水,在距地 30-40cm 处,用针头扎入木质部,针头每分钟滴水 18 一 20 滴左右, 上、 下午各 1 瓶,这样可以给树木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其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大树迅速生根成活。2、在大树的树身用手摇钻在树干中部的位置斜向下打一直径 4~5 厘米深的小孔,然后将配好的营养液瓶插入孔中,营养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到树体各个部位,加快树体恢复,营养液主要是水、维生素和无机盐。该方法比给树体纯粹输水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