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稀缺:资源不能满足特定人群的所有需求的情况。理性:在若干个方案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机会成本:为了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的数量或主观价值。是稀缺条件下经济决策必须考虑的成本。资源:又称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第二章企业及其目标名词解释企业:将资源转化为消费者所需产品的组织。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显性成本和历史成本,还包括隐性成本和重置成本。论述公司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决定由企业生产还是市场生产。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往来时,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很高,那么企业就会选择自己来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而开展内部经营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包括雇佣劳动力,员工激励等。这时出现了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成本的权衡,公司会选择在外部交易和内部经营之间分配资源,以实现总成本最低。随着内部经营替代外部交易,总成本先降低,越来越多经营内部化导致效率损失,总成转而上升。随着内部经营成本远超外部交易成本,这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就可以由新企业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活动,新的企业或者行业就出现并存在了。描述“委托-代理”的含义:在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公司并不是由所有者(股东)经营,而是职业经理人。股东通常更关注股东收益最大化,经营者更倾向于保守稳健的决策。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分歧成为委托-代理问题。第三章供给和需求名词解释供给: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需求: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论述影响需求的因素:1.偏好和趣味 2.收入 3.相关产品价格 4.未来预期 5.买者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1.技术和成本 2.天气 3.其他产品价格 4.未来预期 5.卖着数量价格的配给功能:短期价格的指导功能:长期第四章需求弹性名词解释需求的价格弹性:购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产品被替代的难易程度,该产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价格调整的时间跨度长度,产品的耐用性短期 vs.长期:长期需求曲线通常会比短期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消费者会找到适应价格变化的方式,比如通过替代品或转变消费。论述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p/>1),即提高价格,总收益下降;降低价格,总收益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p/vl),即提高价格,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