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24 页第 2 页共 24 页全国卷历史 41 题开放性试题必胜技方法开放题常见三大类型:1、提取信息说明类;2、观点论证类;3、自拟论题类。类型一:提取信息说明类(一般要求提取两项信息)基本思路:A.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信息)(尽量从宏观方面和整体材料入手)B. 说明为什么(论证)答题模式:信息 1——说明 1;信息 2——说明 2 例 1:2013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1・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第 3 页共 24 页第 4 页共 24 页问题:比较图 9、图 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类型二:观点论证类此类试题要求考生阐释题目中呈现出的观点,而不要求考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些题目总是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考生只需要明确选择(概括)其中一种即可。解题思路:第一步: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及态度。不能写“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即:我同意(不同意)……(写出具体的观点,观点表述要准确且简洁),不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要么赞同,要么不赞同,选其一)。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要反对或否定作者的观点(一般原则是选择赞同的观点进行论证难度要低一些。因为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找正面的史实比较容易,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利用价值高,论证过程简单;反面论证驳斥作者的观点难度较大(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近代的还是古代的,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观点的提出也应符合题目时空要求。第二步: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并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第三步: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呼应论题。(造一个和论点意思相近的句子)答题模式:表明观点(态度)+史实论证+小结(呼应观点)例 2:(2012 全国文综・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10)。第 5 页共 24 页第 6 页共 24 页凡尔夷和釣.中国主权锻受践踣.八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