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仅仅通过历史检测分数的方法评价学生,忽略了对记忆能力以外的多种历史学习能力的评定,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本文在多元评价理论指导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又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浅谈多元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这也为身处教改一线的广大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评价作用指名了方向。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多重功能。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密切联系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多元评价有利于更好地激励学生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所作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因为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的目标,统一测试自然就会成为甄别和选拔“精英”的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仅仅用检测历史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式称为一元评价。考试这种评价尤其是对初中历史而言,学生、家长往往把检测历史等同于考记忆力,认为学历史就意味着死记硬背。谁的记忆力好,谁的检测分数高,谁的历史就学得好。一元评价的模式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评价倡导的是多元评价的思想。多元评价思想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检测,还包括和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发展变化趋势的等项内容的考查。简言之,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人的聪明才智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其爱好、特长和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他们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生理阶段。同一历史人物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对同一历史事件学生的观点是不同的、同样的历史作业学生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正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又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激励学生是多元教学评价的精髓。激励是由人的希望、需要、动力等构成的一种内心状态,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从而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语言激励、目光激励、情感激励、行为激励都可以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力,都可以成为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激励性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求知欲。二、多元评价的方法及效果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果评价方法不得当,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荒废学业。常胜将军(课堂表现活跃)会因表扬过多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助长自满情绪;为了展示学生所作的多媒体课件,把课堂完全交给部分学生掌控,使大多数学生觉得抓不住重点和难点;过多的肯定、过滥的表扬,毫无价值提问往往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历史知识感到新奇有趣,爱学好问,尤其对影视剧、武侠小说、文学名著感兴趣。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评价才会更合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