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罗志辉改编一、教学要点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二、课前预习内容㈠文言基础知识A・语音盍(he)诲(hui)裘(qiu)敝(bi)肱(gong)少(shdo)者怀之智者乐(ya6)山,仁者乐(ya6)水知者乐(10),仁者寿。B・通假字① 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② 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C. 重点字词① 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②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③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④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⑤ 是智也(是:代词,这)⑥ 盍各言其志(盍:何不)⑦ 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 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⑨ 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 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D. 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⑤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 克己复礼⑦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E. 重点虚词: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㈡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三)孔子、《论语》简介孔子(公元前 552 或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