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第一节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意义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1)客观性2)概括性3)稳定性4)系统性(系统原理是管理的基础,人本原理是管理的主体,责任原理是管理的保证,效益原理是管理的目的,遵循这四大原理的精神就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科学管理系统)二、管理原理的研究意义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2)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3)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系统原理1.系统的定义: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系统、人造系统)2.系统的特征(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3.系统原理的要点(用全面、联系、动态的观点):1)整体性原理(系统目的的整体性一一局部服从整体:系统功能的整体性一一从数量、质量上“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团队合作齐应。如球队);2)动态性原理(运动是系统的生命,制度的时限性);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系统目标的多样与综合性:如环保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不同方案的优选与综合。由综合而创造:如高铁技术)。二、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内容和特点:以人为主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科学管理研究把劳动者视力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机器的附属物:行为管理研究人的动机与需要,把劳动者作为管理的客体:1970 年代后对日本经验的分析逐渐形成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80 年代末蒋一韦的论文提出“职工主体论”,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有效管理的途径:高度集权,严格管理,重奖重罚,职工是被管的客体;适度分权,民主管理,自觉努力,职工是主动的主体。“人和”是关键,职工参与包括通过职代会选举代表参加企业管委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参与日常管理);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不存在绝对善恶的人性,人性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也可塑造和改变的,封建社会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基于“自由“”平等”商品买卖的“利己”和“守信”是基本准则,社会主义社会将形成完全平等的友爱关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是趋势,但处于初级阶段性极为复杂,传统与趋势并存。管理者的行为是其人性的体现又影响其下属的人性的发展,职工队伍状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