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牟县第四初级中学2013 年 10 月 30 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质量又不高的尴尬现状,要想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必须走课题研究,寻求突破之路,创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道德课堂”的理念,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因此,在道德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开展将使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反思日常课堂教学,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结合市、县教育局有关道德课堂的基本要求,立足校本实际、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教师资源特色、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依据道德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培养,使学生知识、能力、智慧、道德、人格同步发展”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小组建设活动开展和各任课教师具体实践情况,在充分讨论,积极思考、认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形成适合我校实际情景课堂教学模式。一、基本含义情景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现实展现、实物演示、画面回放、音乐渲染、模仿表演、舞台展示等有效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汲取知识、掌握方法、领会主旨,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长足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创设良好情景、激发学生情感(课堂五步:1.巧设画面 2.整体感知 3.品味理解 4.强化深入 5.融通迁移)。二、理论依据1、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教育学心理学理论3、道德课堂理论4、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5、“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三生教育理论6、“知识不如方法、方法不如智慧”怀特海智慧教育理论7、“教育的艺术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激励教育理论8、“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夸美纽斯认知感官理论三、组织分工学校成立领导组组长:尚金岭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