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word版)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完整word版)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_第1页
(完整word版)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_第2页
(完整word版)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_第3页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 4——漕河泾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是中国面积较小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公司开发模式的成功典型。分析这一案例,有助于理解开发区体制设计的规律。一、概要漕河泾开发区全称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上海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1984 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兴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发展微电子技术为突破口,决定在漕河泾地区建立微电子工业区。1988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 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漕河泾是全国最早同时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区。开发区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部,总规划面积 5.984 平方公里。该区位于教育科研机构稠密的智力区,周边的学校有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理工科高校 4 所,徐汇区附近有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近百个,其中较著名的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测试技术研究所、工微所、能源所、激光所、光电所、航天 803 研究所、航天第八设计部、机械部 21所、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广播电视研究所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该开发区的主攻方向。目前,开发区内形成了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研究开发、金融数据、科技创新等功能中心;拥有中外高科技企业 800 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300 多家;经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 186 家,占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16%。2001 年,该开发区销售收入 200 亿元,税收超过 10 亿元,利润超过 20 亿元,出口超过 10 亿美元,新增外资 1.3 亿美元。这对一个小型开发区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外经贸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 年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中,漕河泾开发区名列第四。仅在天津、大连和广州等大型开发区之后。其中,行政管理、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等三项指标均列第二位。即将创建完成的质量和环境双优园区、数字园区、国际园区等三个园区将更会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环境。二、管理体制1.体制框架漕河泾开发区设立于 1984 年初,从这个设立的时间看,市政府的初衷是建设类似北京电子城式的主体型工业城。由于中央加快开放的决定,在上海闵行开发区和红桥开发区批准之后两年,漕河泾赶上了车,调整了战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