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 1922 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创“新文体”,广泛介绍西方近代文化思潮,宣传思想启蒙。郭沫若:“文学革命的滥觞应该追溯到满清末年资产阶级意识觉醒的时候。这个滥觞期的代表,我们当推梁任公。”诗界革命:由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要达到三个标准,第一要新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需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真正以诗人面目畅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在 1868 年的《杂感》中,他就有“我手写我们”的诗句。王国维:“艺术之美之所以优于自然之美,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关系”《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提出了“境界”说。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我手写我心”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艺术之美人之所以优于自然之美,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关系。“四大谴责小说:(刘鹗)《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林纾(林琴南)“并世诗书,看严林”(严复),林译小说。翻译小说 180 多种,1200 多万字,译作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 年在上海创刊,1916 年 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也给文学以精神核心。八事:1917 年 1 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即:需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三大主义:1917 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三大主义“:”推翻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翻古典文学,建立写实文学;推翻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双簧戏: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和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地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批判刘半农的观点。《新潮》:1919 年 1 月,北京大学大学生傅斯年,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