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市场调查报告 票据市场概况 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门,不但利率市场化水平高,并且参与主体众多,在参与实体企业活动性资金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表现,2012年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总额已到达 8.8万亿元,同比增加15.8%;累计贴现金额到达 14.1万亿元,同比增加 6.8%;未到期贸易汇票余额8.1万亿元,占同期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比重到达 18.1%;201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承兑汇票 0.6万亿元,在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 7.8%,银行承兑汇票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渐渐代替短期贷款的趋势。但是,火热的票据市场的另外一面是危害案件的接连暴发。近期杭州、昆明、厦门等地公安接连破获票据案件,其中杭州不法票据案涉案金额高达 900亿元,这些案件的接连发生也使得票据市场的非法操纵浮出水面。 在我国的票据市场上,处于票据业务上游的银行承兑汇票持续高速增加,但在实体经济中因支付方式的差异,很多企业必须将承兑汇票向银行机构贴现后,以流动资金的方式对外支付,在正规金融贴现受存贷比和信贷规模所限,无法满足企业贴现需要的环境下,这些票据就游离了银行票据市场流向票据理财产品或民间融资市场。在票据理财产品被有关部门叫停后,此消彼长,挤出的票据被民间融资市场整合承接。民间票据融资市场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投资咨询公司、包装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构成,而且缺少正规的验票、查询、考核、背书、交代、保管等操作流程,票据中介风险较大,并且发生了大量的不正规操作。空缺背书让渡和歹意公示催告举动的风行,加重了票据案件的复杂性,每每使好心持票人的权益遭受损害;陪伴着空缺背书让渡举动的“包装票”也使贴现银行因无法鉴别其商业背景的真实性而发生损失,严重扰乱了经济市场的发展。 诚然,民间票据市场的不范例举动已侵扰了国家金融秩序,也使有关部门部分对金融情势造成误判,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成长,进一步的范例非常有必要。但是也不能忽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商业资金需要,建立必要堵疏体系,不搞一刀切似的简略化处置。 票据盈利模式 一、转贴现票据,赚取差价 持票人有流动资金需求,但未能及时从银行贴现或持票人所在地贴现率过高。持票人手将该票背书给中介金融机构,中介金融机构先行垫付贴现价格,然后中介金融机构到银行转贴现,赚取差价。 业务流程: 1、查询验证企业已背书好的汇票 2、我公司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划款 3、企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