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浅谈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杰克·霍吉(美)也在《习惯的力量》中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知一个好的习惯对学生人生的影响有多重要。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从大处着眼把握好班级发展的主线,使学生有积极上进的思想、遵规守纪的言行、尽心尽力地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个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应烧好“三把火”。(1)鼓劲。思想决定行为,思想的消极必然导致行为散漫,从而行为失去约束力导致坏习惯的养成。我校很多学生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努力,消极思想蔓延导致行为变得散漫,失去正确的追求目标而被“无所谓”思想主导,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去讨论习惯养成是空谈,故正言行必须先正思想。首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的要求会让他觉得遥不可及而放弃努力。我经常讲:能严格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合格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努力学习就是优秀学生。经常提醒学生不要把自己当做普通班学生;经常和学生探讨近期取得了哪些进步,获得哪些成绩,从而帮助建立信心;经常鼓励学生说我们学习比别人差点,但是其它方面不比别人差,也不能比别人差。没分班前有个女生叫崔淑瑜,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好不容易鼓励她去参加播音员考试,试训期间又旷课被除名,对什么都无所谓,违纪不断,且态度恶劣,经常顶撞老师,家长反映在家时也经常顶嘴。一次偶然看到她朗读进步很大,鼓励她上台读文章获得全班同学热烈掌声。我点评时大加表扬,从此该生脸上有了笑容,行为变得积极了,家长也反应在家时情绪有了较大转变。其次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学生上进。上届学生刘巧一次政治考全年级第一为全班同学注了一剂强心针,班上逐步形成读书的良好氛围。(2)定规。制定方便操作,且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违纪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切忌一棒子打死,或是有法不依。因为我们有部分学生让他不违纪几乎不可能,违纪后处罚太狠可能让他彻底丧失信心,处罚太轻没有效果,甚至成“老油条”。我在班上实行量化管理,规定:扣分达3分,师生谈话,分析原因找办法;扣分达5分书面检查全班保证,通报家长;扣分达7分重新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写体会------。给学生逐步改掉坏毛病的时间和空间,力争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顶撞老师、打架斗殴、聚众赌博、抽烟酗酒等严重违纪根据学校管理条例进行严肃处理。(3)“立威”,即树立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排除学生当堂顶撞老师从而形成课堂混乱的情况发生,如果处置不当还容易形成风气,影响整个班风。在班风建设中首先思想上强化学生认识:你到学校来是跟老师学习的,不是跟老师怄气的,老师教育你,你就应该尊重老师;其次明确规定顶撞科任老师就是严重违纪;再次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即使批评错了,下课后和老师沟通。杜绝当堂顶撞老师的事件发生,树立老师的威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二、从细微处着手引导学生言行,形成良好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往往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我们教育的良好契机,往往看似不起眼的微小错误就是学生坏习惯形成的开端。1、养成教育应重视发现细微行为,然后对其行为施以承认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教育行为。使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发现细微行为需要我们重视学生和他们的细微行为,对细微行为不能熟视无睹。古人曰“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班上伍子伟同学社会交往复杂门卫曾看见他在校门口与社会青年一起抽烟,谈一次正找他谈话时,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他身后摔倒,他顺手把小孩从地上扶了起来,这件小事看见的人不多,放心里去的人更少。在德育课上我把这件小事拿出了大肆宣讲,对该同学的善举大肆表扬,并以此引申到公交车自觉让座、公共场所自觉捡起地上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