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问题与应用 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消费者对该物品的评价等于生产者的成本。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 8-2。 图 8-2 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 1 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 减少到 Q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 A+B+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D+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D。税收收入为面积 B+C。无谓损失为面积 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人和无谓损失(见图 8-3)。 图 8-3 有税收时的均衡图 C.如果取消税收,比萨饼的买和卖者的状况变好,但政府会失去税收收入。假设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给予政府。各方(包括政府)的状况能比有税收时更好吗?用你的图上所标出的面积做出解释。 答:如果取消税收,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收入交给政府,他们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就不会改变,市场仍处于原有的均衡状态。虽然买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上升了,卖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但是销售量不变。买者和卖者所得减少的部分都交给了政府,不存在无谓损失。各方的状况比有税收时好。如图 8-3 所示,如果比萨饼的生产者交给政府的收入是面积 C,消费者交的收入是面积 B,此时的销售量仍是 Q ,生产者剩余是面积 D+F, 消费者剩余是 A+E,没有无谓损失。 2.评价以下两句话。你同意吗?为什么? A.“一种没有无谓损失的税收不能增加任何政府收入。” 答:不同意。有些税收不会产生无谓损失,只会增加政府收入。例如庇古税,它是用于纠正负外部性的税收。征收庇古税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提高了经济福利。 B.“不能为政府筹集收入的税收也不会有任何无谓损失。” 答:不同意。除极个别情况外,税收都会引起市场规模的缩小,造成无谓损失。如果政府对某种物品的销售额全额征税,这个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就会变为零,此时政府没有税收收入,但却带来极大的无谓损失,这个市场的买者和卖者无法进行互利的贸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