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精要(表述方法:原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一、唯物论部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例词:根据客观(形势、国情、状况)决定主观、针对、解放思想、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触景生情、“代沟”、“形存则神存”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例词: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制定合理计划、提出目标、在**指导下、借鉴经验、精神文明建设2.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普遍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按规律办事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如生态失衡)、拨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成功完成某事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客观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的要求,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所建树→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词:努力、艰苦奋斗、决心、顽强、百折不挠、“两军想遇勇者胜”、有志者事竟成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二、认识论部分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决定认识(唯一来源、根本动力、唯一标准、最终目的)→重视实践,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例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吃一堑,长一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例词: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我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我党对如何执政的认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变化、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辩证法部分1.一切事物处于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坚持联系的观点例词:离不开、有利于、关系到、所有动词(导致、造成、引起等)、协调、和谐、联系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有时考察为系统与要素,具体内容见教材)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从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例词:从全局着眼、国家利益、整体系统地看问题、长远利益②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例词:西部开发、在国民经济中搞好某一产业、搞好某些地方(振兴东北)、调整经济结构、人的某一器官对健康的影响、集体的某一部分、“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局部利益、眼前利益3.一切事物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例词:创新、与时俱进、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提高、因人的努力而使境况(经济、学习、环境)变好、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4.(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结果→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例词:⑴量的增减,逐步,长期努力,防微杜渐,事物构成要素的排列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勿、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⑵质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