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5-8单元)测试题题目1[50分]公式ΔY=A·ΔA,其中A为乘数值,Δ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政府购买ΔG转移支付变化ΔTR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A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倍值增加。一般说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一是价格水平上升;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Δ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A·ΔA;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Δ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瓶颈状态”会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题目2[50分]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首先,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例如,许多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像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难以在GDP统计中反映出来。家务劳动由自己干改为雇人干,GDP就会上升,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未增加。又如,不少地下交易,只是为了逃避税收,在这里,经济活动发生了,GDP统计中却未得到反映。其次,有些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例如,GDP核算无法说明人们享受了多少闲暇(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一国成员劳动十分紧张,一国成员享有许多闲暇,显然后者福利大于前者)。又如,GDP无法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一国环境污染了,另一国并未污染,显然,前一国人们不及后一国人们幸福)。再次,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某地赌博和黄色活动盛行,也许GDP水平很高,但并不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而只说明社会生活腐朽。最后,由于GDP含劳务活动,两个国家可以拥有相同的GDP,但物质生产水平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