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裴鸿林电话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邮件单位漳县盐川小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致橡树》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诗歌单元,本单元共七首诗歌,包括5首中国现当代诗歌和2首外国诗歌,本课是第二首诗歌,是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木棉”对“橡树”的直白,表达了一种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基础较差,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极为薄弱,学业负担轻。机电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十六七岁的中职生敏感、细腻、感受力强,引导学生思考爱情、思考人生,为学生一辈子打上精神的底色。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和品味,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掌握诗歌象征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手段:采用音乐、视频、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实现助学助教功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感受爱情升华为思考爱情,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一、学习资源课前,教师将《致橡树》相关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致橡树资源库”,资源库中设有七个部分,分别为:“课文解读与作者介绍”、“诗歌常见意象”“鉴赏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爱情电影”“诗歌音乐库”“朦胧诗相关知识”“鉴赏诗歌象征手法”。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了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二、学习情境设计虚拟情境:(1)采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营造诗歌意境。问题性情境:(2)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思考、提升。互动性情境:(3)晚自习时间,教师与学生利用qq群讨论组,进行诗歌单元诵读互动、指导。三、教法学法设计*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诵读法:示范、配乐诵读、自读。*小组讨论法: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锻炼表达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法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新课3分钟师:播放视频《梁祝》激发学生兴趣—入境师:(引导语)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泪焚诗稿。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踏上今天的爱情之旅!通过校园资源音乐库的视频音乐,实现助学助教功能。诵读感知10分安排四次阅读:1、名家配乐朗诵2、教师示范3、学生自行配乐,自由朗诵。4、小组代表朗读,评选最佳朗读之星。钟师:任务驱动法任务一:走进作家作品任务二:品味鉴赏任务驱动:A、诗歌中都出现了哪些意像?B、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C、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d、作者理想中的爱情是怎样的?e、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抓意象,品情感,领会主旨。诗歌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意象特点及象征爱情观:凌霄花: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援”他人的高枝炫耀自己。一味攀附的爱情痴情鸟:只知为大树唱赞歌,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还有可以自由展翅高飞的自由天空单方痴恋的爱情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泉源送去慰藉;险峰增加高度,日光春雨无怨无悔的奉献。无私奉献的爱情明确:诗人态度否定思想根源: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听读、自由读、赛读,使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初步感知诗歌的意象美、情感美、音乐美。“泡”出意象“找”诗情。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互相讨论,教师适度点拨及时调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领悟诗利用校园资源音乐库功能,自选音乐配乐朗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