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 有限公司重大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一、目的为贯彻本项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加强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部门/各车间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的安全管理。三、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整改责任1、重大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组织管理、整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各类事故隐患的管理、整改、排查全面负责。2、重大事故隐患的责任划分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3、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本单位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均应报告上一级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4、每季、每年应当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当地安监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5、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报送外,应及时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报告内容:① 隐患的现状及其生产的原因;②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③ 隐患的治理方案。6、重大事故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①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③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④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⑤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⑥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7、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机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8、各单位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划分定期对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经常性的排查,具体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排除;因本项目规划或者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原因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成立由重大事故隐患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的隐患治理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六、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1、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对本项目安全检查、安全评价、职工合理化建议或生产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