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则》、学《规范》主题教育方案 一、活动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更应具备礼仪修养,这不仅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工作重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守则”,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背景 近年来,由于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严重滑坡,从而导致纪律松散、自制能力差、违纪现象屡屡发生,给学校、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决定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学规范、遵守则、见行动、树典型、学标兵”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 三、工作目标 1、突出进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突出进行做人习惯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以及正确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3、突出进行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的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遵循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 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则 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