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化学反应与能量基础集训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右图的是()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B.镁和盐酸的反应C.氧化钙和水反应D.水发生分解反应2.下列过程中发生能量变化属于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A.风力发电B.甲烷燃烧C.电解水制H2D.燃料电池供电3.已知N2(g)+3H2(g)2NH3(g)。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足够时间后,可以从容器中获得2mol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C.增大容器内的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4.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B.工业炼钢用纯氧代替空气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D.在加热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铜5.对于反应2H2O2=2H2O+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减小H2O2溶液的浓度B.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C.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D.向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6.在一定温度下,向2L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5min时测得Z的物质的量为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Y的浓度为0.6mol/LB.5min内v(X)=0.06mol/(L·min)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右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D.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8.铜板上铁铆钉处形成原电池的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铁、铜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Fe-2e—=Fe2+、2H2O+O2+4e-=4OH-。下列关于腐蚀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易被腐蚀,而铜不易被腐蚀B.在腐蚀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铁极是原电池的正极D.铜极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9.把金属A放入盐B(NO3)2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B2+=A2++B,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A一定能与水反应,B一定不能与水反应B.A与B用导线连接后放入酒精中,一定形成原电池能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过程C.A与B用导线连接后放入B(NO3)2的溶液中,一定有电流产生D.由A与B形成的原电池,A一定是正极,B一定是负极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B.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D.手机电池在充电时,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1.下列与原电池原理无关的是()A.船体上挂锌B.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H2在O2中安静地燃烧D.铁板上的铜螺丝易生锈12.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锌是原电池的正极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铜片附近溶液出现蓝色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二、非选择题13.在众多的化学反应现象中,化学振荡现象最为令人惊奇,化学振荡实验很多,其中酸与铁丝的反应就是其中一例。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查阅文献资料后,拟做铁丝与酸的化学振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2cm左右的铁丝夹成多段,放在培养皿中,先用热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铁丝表面的油污,蒸馏水冲洗后,再用某种试剂X浸泡到有大量气泡时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②在细口瓶中加入30mL1.0mol/L的H3PO4、3mL30%的H2O2溶液,将处理后的铁丝放入其中。③观察现象: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随后消失,再产生气泡,再消失的周而往复的化学振荡现象出现,振荡周期约20秒,可维持数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⑴步骤①中,用试剂X可除去铁钉表面的铁的氧化物或镀层,所用的试剂X可能是(选填序号:A.NaOHB.盐酸C.酒精)。⑵对振荡中产生的气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提出了假设,丙同学进行了验证。甲同学认为是H2,其可能的理由是:。乙同学认为是O2,其可能的理由是:。丙同学在细口瓶中插入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密封进行实验一小时,结果发现瓶中氧气的百分含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从而证明产生的气体是。⑶戊同学对本次实验中的所用铁钉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