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 城防第一 ——对望江县县城防洪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初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于 4月 30日、5月 13日、14日,利用三天时间,组织部分委员及县水利局、住建局、经济开发区、华阳镇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沿城沟堤闸站、老城区、开发区和宝塔河两岸,察看了南部沟、徐湾闸、雷池泵站等近二十处现有防洪工程及水利基础设施,通过看(实地视察)、听(听情况介绍)、查(查找相关资料)、议(进行座谈讨论)等方式,认真研究,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县政协主席会议和县政协八届二十次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调查报告。 一、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基本概况 我县县城由老城区和县经济开发区组成,老城区地面高程 16—22m;县经济开发区略低,为 14—16m。县城外河防洪体系主要为长江同马大堤和新东隔堤,当前已按长江 1954年型洪水标准建设完成。在一定防洪标准范围内,可保护县城不受华阳河及长江洪水的侵袭。穿城而过的华阳河支流——宝塔河,是整个城市的大动脉,也是县城防洪安全的主要威胁。其洪水来自两个区域,一是县城东北部山丘及圩内来水,汇水面积 61km2;二是县城西北部山丘区来水,汇水面积 16.5km2,这一区域的洪水经老城区骨干排水沟进入河内。通常情况下,一旦宝塔河水位超过 16m界点,城内就会被淹;并且水位越高,淹的范围越广、损失越大。 影响县城防洪安全的另一威胁,是突发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极短时间内的超强降雨。从水文气象看,我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冷暖气流经常在此交会,雨量充沛。根据县雨量站实测资料统计,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403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降水量为 2271mm,年最小降水量为 775mm,丰枯水年降水量相差 2.9倍。暴雨多集中在 4—7月,约占全年的 56%,只有 20多天的梅雨期降雨量,又占到整个汛期一半以上。县雨量站历年实测最大 1d降水量为 206.6mm(1973年 7月 4日),最大 3d降水量为295mm(1999年 6月 28日—30日)。急剧的降雨常使县城既要直接承受大量上游山丘区洪水,出口又易受华阳河高水位挤压顶托,积雨难排、因洪致涝问题特别突出。 县城防洪体系建设这个命题,其实早在 1983年城区被淹后就已经凸现。直到 2004年,时隔二十年之久,才出台了我县第一份《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此后经过多年努力,规划的部分工程陆续实施,宝塔河泵站、城东节制闸等城市防洪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