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述评 杨长汉1 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理论局限性及面临的挑战 (一) 有效市场假说中“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局限性 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也是很关键的假设条件,就是证券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所谓资本市场上的“理性经济人”,就是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可以根据其获得的信息对证券进行合理的、最优的定价,同时这里的投资者也是“风险厌恶者”(Risk-averse),他们要求的高收益是与其承担的高风险相挂钩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是一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假设。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发现“理性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不相符合,比如 Tversky(1990)发现,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如果遭受的损失越大,他们越倾向于进行冒险投资,也就是说具有赌博精神,这一点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风险厌恶者是相矛盾的。同时,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讨论了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各种认知偏差,以及它们在风险环境中的决策行为都证实了他们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偏离,而市场是否有效也是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有悖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具体情况有: 1 对于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是迅速的。而现实中表明,投资者不一定能对信息作出迅速反应,往往是在他们获得信息以后,先观察信息出现后证券的最近变动趋势,然后再对信息作出反应。这一反应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而“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所有的反应都是线性的。 2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但现实表明,投资者并不总是风险厌恶者,某些投资者在遭受重大损失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冒险的行动,导致市场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出现。 3 对于信息的反应程度上,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仅能对信息作出迅速的反应,而且做出的反应也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于新信息的出现,他们做出的反应会受到自己“主观判断”的影响,这有可能导致他们没有对 1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 MBA 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信息作出正确的反应,由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