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一流名校优质教学资源崇庆中学附中“网”出新天地网班学生上课场景11月12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网班”教师来我市崇庆中学附属初中,观摩指导该校“网班”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场互动。平日里,学生们都是都是通过视频上课,在七中网班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今,视频上的老师面对面地站在跟前授课,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争相向前来观摩和指导教学的七中老师提问,学习氛围十分热烈。远程教育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均衡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走进了崇庆中学附属中学日常教学的?而包括成都七中、北京101在内的一流名校教学资源又是怎样推动崇庆中学附中取得令人惊喜的教学成果?这些问题将在本文里逐一探寻。精准化“网”教崇中附中网班让人刮目相看崇庆中学附中于2013年2月正式组建“七中网班”,历经三年发展,由最初的两个班发展为如今的六个班。今年中考,该校第一届网班92人参考,有75人上重点线,重点率达81.5%。崇庆中学附中能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得益于成都七中的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外,更离不开本校“网班”老师的辛勤工作。老师们不仅在课堂内积极探索教学新路径,还不时去到七中育才本部跟班学习,现场取经,向一流名校的教学水准靠拢。据了解,该校“网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七中网班”的模式规范操作,实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辅、统一备课、统一上课视频、统一考试的“五统一”。同时,学校要求网班老师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参加网班本部的集备课,必须课前看视频,必须二次备课,必须让视频使用率达到90%以上,必须参加网班本部的各种考试。“五必须”的严格执行,为崇中学附中“网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鉴于成都市学生与崇州市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身基础上的差异,崇庆中学附属初中“网班”的老师在运用视频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停下视频,为学生做二次讲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印象。在教学视频制作阶段,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网班”教师根据崇庆中学附属初中学生实际,对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课堂实录进行“增、删、停、补”的四种教学配合策略。“增”就是增加铺垫性、基础性的前置性知识;“删”就是删减一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拓展较深、较广,不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或难度过大的作业;“停”就是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理解情况,采用暂停课堂实录,给予学生消化时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教学内容;“补”就是远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在课前或暂停实录的时候做一些补充的讲解。双方教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对崇庆中学附属初中“网班”优异成绩的取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崇庆中学附中“网班”学生通过录播教学不仅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七中育才课堂,还能得到本校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定位不再局限于本班、本校,可以同包括七中育才学生在内全省近两百所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学业成绩显著提高。北京“101”信息化课改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2014年7月,崇庆中学附属初中成立了以校长张燕群为组长的现代信息教学课题改革小组。在小组的领导下,该校设立了101课改实验班,并为该班配备了最强的教师班子。“我们希望以此为突破点,探索如何适应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益的路子。”张燕群校长如是说。崇庆中学附属初中建立了针对101教学实验班的教学研究班子,由任课教师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每两周开一次“诸葛亮会”,商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攻坚克难,为课改护航。同时学校也为每名老师都派发了一个101资源的帐号,鼓励教师们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吸收学习一流教学资源。101课改实验班的开设为崇庆中学附属初中的师生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课前,老师和学生老师在网上备课,建立各学科开放的备课体系供全校教师借鉴使用,而学习任务也在课前便能发布;课堂上,老师们首先会组织预习检测,学生上传自己的解答后由系统自动评分,教师根据系统统计结果调整当天的教学内容。课堂上第5-20分钟用于教师精讲,第20-35分钟用于课堂检测,巩固学生知识。最后5分钟用于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探究。课后,学生们除了完成老...